此篇用于记录自己构建此博客的过程以及给同样想用Hugo来搭建自己博客的朋友们一些指引
一、为什么选择Hugo#
Hugo的优势可以简单总结为3点:快速、简单、自由
1.极快的速度#
Hugo使用go语言编写,并发处理优,造就其绝对的速度优势
写完文章直接按 Ctrl+S,浏览器 毫秒级 热更新,远快于其他大部分主流框架
2.极简的操作#
简体现在多处
- 安装简单:无需依赖,直接启动
- 搭建简单:不会前端也可以轻松搭建,不需要自己打代码
- 发布简单:从新建文件到线上可见,只需三条命令:写、提交、推送,没有数据库迁移,没有插件冲突,没有后台配置
3.自由的操作空间#
- 可自由加入自定义字段
- 可自由选择主题,社区集成了海量优秀模板
二、安装以及配置Hugo#
1.安装#
首先打开你自己的魔法小工具(不能没有吧🤧)
然后点击这个链接:[前往github下载Hugo]
选择你自己需要下载的版本,一般选择hugo_extended版本,如果是Windows用户直接点此下载即可
然后将压缩包解压缩到一个你容易找到的目录下,比如新建一个E:\Hugo\bin
这时可以win+r输入cmd打开终端输入hugo version 如果正确显示了版本号就说明安装成功了
2.配置#
在设置中搜索系统环境变量并打开
点击环境变量,选择系统变量下的path,点击编辑,点击新建
将刚刚新建的这个文件夹的路径复制到新建的这行变量中
然后一路确定就大功告成了
三、开始搭建博客#
1.创建站点#
来到刚刚新建的E:\Hugo目录下,在目录框中输入cmd打开终端
输入如下的命令行:hugo new site myblog(myblog是此站点名称,可以自定义)
运行成功后应该能够看到此目录下多了一个myblog文件夹
2.安装一个主题#
选一个你喜欢的主题下载,点击Download进入其github站点
我们这里以blowfish主题为例
在github界面内点击右上角绿色的Code,点击下面的Download ZIP下载其压缩包
然后解压缩并将其移动到刚刚myblog文件夹下的theme文件夹里
然后将其重命名为所需的文件夹名(部分主题有特殊要求,如blowfish主题就要将文件夹重命名为blowfish,如果你不确定你的主题的重命名要求,可以直接使用下面的方法)
- 打开hugo.toml这个文件,在其中加上一行:theme = ‘你的主题名字(你刚刚重命名的文件名)’
- 把languageCode那行改为languageCode = ‘zh-cn’ (如果你的主语言为简体中文的话)
然后我以blowfish主题为例(此主题自定义程度极高,每个人都能用这个主题搭建出独属于自己的特别的博客)
- 首先删除自带的hugo.toml文件
- 在theme\blowfish目录下找到config文件夹,将其复制到Hugo\myblog目录下
- 点开hugo文件,把theme = “blowfish"这行前的”#“删去(”#“在.toml文件下为注释,之后所有需要开启的功能都先要将当行前的”#“删去),将defaultContentLanguage = “en"中的en改为zh-cn
- 将languages.en文件重命名为languages.zh-cn,点开此文件把所有的en都替换为zh-cn
- 把dateFormat = “2 January 2006"替换为你喜欢的形式,国内一般用"2006-01-02"即可
- 然后对于下面的部分,择需开启(删去”#")并作相应的修改([params.author]建议打开,然后在里面想要展示的部分同时打开即可,记得最后一行前的”#“也要删除),对于logo所需要的图片部分会在后文提到
- 将menus.en文件重命名为menus.zh-cn,其中第1、7、8组功能都建议打开,其他择需打开即可
- params文件下主要是自定义功能,择需打开即可,打开合适的功能有助于你的博客更好看好用,主要就讲一下图片部分
- 点此了解具体配置介绍
主题图片#
在myblog目录下找到assets或者static文件夹,并在其中创建img文件夹,之后要用到的图片都放到这里面来,并重命名一个简单易区分的名字
在要用到图片的参数后面填入图片路径即可,如:img/logo1.png(确定文件后缀不要错)
也可以使用外部图床的方式:将图片储存到图床网站(如路过图床),再将此图片的URL路径复制下来粘贴到参数后面即可
3.写一篇文章#
在myblog目录下启动终端,输入命令:hugo new posts/Article01.md(命名自定义)
然后在content\posts目录下能找到此文章文件,点入即可进行编辑
title即为文章标题,自取即可
可以在两行+++之间加上categories: [”–”] (单项)tags: ["–""–"](可多项) series: ["–"] series_order: -,以做到分类,挂标签,纳入系列等操作,正文写在两行+++之外
如果你想用到封面图,你需要将你的.md文件更改为一个同名文件夹,并创建一个与文章同名的目录,并在此目录中添加一个 index.md 文件(此文件用于写你的文章,和之前你的那个.md文件一样),再把你要用的图片移动到此文件夹下,并重命名为featured
在写正文之前,建议在vscode中下载拓展"Typora"以更便于写作
如果你想在文章中加入图片,使用Typora拓展中内置的工具即可,或者你也可以直接Crtl c+v
写完后 Ctrl+S保存即可
4.试运行#
在myblog目录下启动终端,输入命令行:hugo server启动,看到Web Server is available at …即代表启动成功
如果显示1313端口已被占用,输入hugo server -p 1314即可
此时可以在浏览器访问localhost:1313即可本地访问自己的博客啦!😆
四、部署网站(无需租云服务器)#
云服务器真是太贵啦😭,用这种方法可以帮你避免这部分费用
进入github创建一个仓库,将myblog文件夹同步到这个仓库里
或者在终端逐步输入这部分代码来push
git init
git add .
git commit -m "first commit"
git remote add origin https://github.com/你的用户名/你的仓库.git
git push -u origin main
上阿里云/腾讯云等网站租一个自己喜欢的域名(注意首年费和续费的区别🤔)
点此进入vercel,注册登录并绑定刚刚github的仓库,点击Settings → Domains,并输入你刚购买的域名,点击Add
此时会显示不可用,以及两条这种形式的A记录和两条DNS服务器(A记录和CNAME记录二选一即可,这里以A记录为例)
A @ 216.198.79.1
A @ 216.198.81.1
复制下来去域名商管理域名控制台处的DNS修改(需要实名)删除原有的A和CNAME记录和DNS服务器,将刚刚复制下来的两行记录和DNS服务器分别对应填入
回到vercel点Refresh刷新即可
此时就已经部署成功啦!你现在可以在任何设备上通过你自己的域名访问你的博客网站了👍
致谢#
在此希望大家都可以搭建出自己满意的博客,写出更好的内容
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,如有问题可通过首页的 QQ 联系我!❤️
Reply by Email

